技術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更新時間:2025-11-19
點擊次數:38
電極法氨氮監測儀的安裝調試與驗收是確保儀器正常運行的關鍵環節,標準化流程可避免因安裝不當導致的測量偏差或故障,核心步驟如下:
安裝前準備
現場勘查:
環境檢查:確認安裝點溫度(5-40℃)、濕度(<85%)、通風條件,遠離強電磁源(如變壓器、電機)和振動源(如水泵),戶外安裝需有防雨防曬設施(防護等級 IP65)。
基礎條件:檢查供電(220VAC±10%,50Hz)、接地(接地電阻<4Ω)、通訊(4G 信號強度>-85dBm 或光纖接口)是否滿足要求,采樣點至儀器的管路距離<5 米(減少水樣傳輸時間)。
水樣條件:測量水樣的溫度、pH、濁度、鹽度等參數,確認與儀器適用范圍匹配(如高鹽廢水需選用高鹽專用機型)。
設備與耗材準備:
儀器主機、電極、采樣泵、預處理單元等部件齊全,核對型號與訂單一致,檢查外觀無破損。
耗材:準備標準溶液(10mg/L、100mg/L)、NaOH 溶液(10%)、硫代硫酸鈉溶液(0.1mol/L)、濾膜(5μm)、泵管等,確保在有效期內。
安裝與連接
主機安裝:
固定:將主機安裝在角鋼支架上(距地面≥0.5 米),水平誤差<±2°(避免電極受力不均),擰緊固定螺栓防止振動移位。
電極安裝:氨氮電極、pH 電極垂直或水平安裝在流通池內,確保電極膜玩全浸沒在水樣中(無氣泡),電極線纜固定牢固(避免拉扯導致接線松動)。
采樣與預處理系統安裝:
采樣泵:潛水式泵固定在采樣點水面下 0.5-1 米處,自吸式泵安裝在監測井內,吸水管末端加裝 100μm 濾網。
管路連接:采樣管、加藥管采用 UPVC 管,管徑 10-15mm,用卡箍或螺紋連接(確保無泄漏),管路走向避免 U 型彎(防止積水),最高點設置排氣閥。
電氣與通訊連接:
電源線:接入帶漏電保護的空開(10A),線纜規格≥1.5mm2,做好防水絕緣處理。
通訊線:RS485 線采用雙絞屏蔽線(單端接地),4G 天線安裝在信號良好處,連接后測試通訊是否正常。
調試與參數設置
系統調試:
上電檢查:接通電源,檢查儀器各模塊(泵、加熱、顯示屏)是否正常啟動,無異常報警。
管路排氣:啟動采樣泵,抽取去離子水沖洗管路和流通池,排除氣泡(尤其電極周圍),確保水樣流通順暢。
加藥校準:測試 NaOH、硫代硫酸鈉加藥泵的流量準確性(用量筒校準,誤差≤±5%),調整加藥量使水樣 pH 穩定在 11.0±0.5。
參數設置:
基本參數:設置采樣間隔(10-30 分鐘)、校準周期(每周 1 次)、預警閾值(如排放限值 15mg/L,二級預警設為 12mg/L)。
通訊參數:配置平臺 IP 地址、端口號、設備編碼、協議類型(HJ 212-2017),測試數據上傳是否成功。
驗收測試
性能驗證(按 HJ/T 101-2003):
零點漂移:用無氨超純水連續測量 24 小時,每 4 小時記錄 1 次,漂移≤0.1mg/L。
量程漂移:用 80% 量程標準溶液(如 80mg/L)連續測量 24 小時,漂移≤±5%。
示值誤差:測量 20% 和 80% 量程標準溶液,誤差分別≤±10% 和 ±8%。
比對試驗:采集實際水樣,與實驗室納氏試劑法比對,相對偏差≤±15%。
功能驗證:
報警功能:人為設置氨氮超閾值,檢查現場聲光報警和遠程報警是否正常。
數據存儲與上傳:驗證數據存儲是否完整(至少 1000 組),上傳至平臺的數據是否與本地一致,無丟包、錯包。
驗收報告:編寫驗收報告,包含安裝調試記錄、性能測試數據、比對結果、各方簽字確認,驗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運行。